<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下载必发365网站_国内在365投注_beat365有多少个入口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dongh1
        首页 下载必发365网站 新闻中心 地质勘查 工勘施工 党群工作 地勘文化 职能管理 廉政建设 互动交流
        今天是:      站内检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勘文化 > 文化园地
        文化园地(第四十四期)
        编辑日期:2018/1/9  责任编辑:管理员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编者按:说到钼矿,313队人一定能自豪得说起沙坪沟。沙坪沟钼矿的发现承载了几代地质人的梦想,也颠覆了地质学界的理论。沙坪沟钼矿的发现除了313队找矿团队的功劳,也离不开省地矿局资深专家盛中烈的指导。盛老从事了一辈子的地质事业,特别是他曾经在河南洛阳栾川从事钼矿勘探工作。现在,让我们走进盛老,走进他在栾川找矿的日子。

        盛中烈,今83岁,安徽安庆市人。河南省地矿局高级技术咨询委员。1953年高中毕业,考入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在河南豫西地区从事地质找矿和科研工作,对发现和确定“东秦岭钼多金属成矿带”做出贡献,并发现和评价大型、特大型矿床多处。60年晋升为地质工程师。86年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75年后任河南省地质局科技处技术负责、地质科研所常务副所长、科技处副处长等职。85年调任安徽省地质科研所所长。曾任中国地质学会33届理事、河南省地质学会秘书长、副理事长等职。曾获得地质部地质找矿重大贡献以及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地质部地质找矿二等奖,荣立二等功。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栾川五年

        河南“栾川钼矿田”找矿纪实

        一九五七年五月末,我在渑池队工作,任务是为洛阳拖拉机制造厂寻找铸造型砂。突接地质局调令,要我和黄灿生、李卷成、龙霖四人去局报到。到局后得知:秦岭区域地质调查队根据56年工作成果,提供了一批矿点需要进一步进行评价。地矿处选定在栾川县南泥湖地区和灵宝县银家沟地区开展工作。并决定由我们四人并增派一名行营人员陈明礼同志共同组成普查组,我担任组长。到栾川县南泥湖开展普查评价工作,接受任务后我们阅读并收集了栾川幅1:20万报告的初稿、秦岭队提供矿点资料和该地区的地形图以及与内生矿床有关的书籍、杂志及必要的物资装备,包括工作用品及生活用品。六月下旬一切准备就绪,地矿处王梦熊处长和处技术负责安作栋交代了工作任务和联络方式。我们于六月底或七月初由郑州出发前往栾川县冷水乡南泥湖。

        现时由郑州到栾川南泥湖,乘汽车约45个小时即可到达。可是在60年前,我们需要花费六天的时间,可见当时交通不便和路途的艰难。

        由郑州出发乘火车到洛阳,次日乘公共汽车(那时的公共汽车都是卡车)到达嵩县。得知栾川公路被山洪冲毁一时无法通车、只有从马帮中雇来马匹,驮着行装向栾川进发。当时的行装很简单,除了衣被生活用品外,就是帆布行军床和一些工作用品绘图板、皮尺,测绳、方格纸、绘图工具和资料。每人一匹马连驮行装带骑。第二天从嵩县县城出发翻过蛮峪岭到旧县。一路上,山不算高,路还好走,但到旧县找不到住宿的地方,只好打开行李,支起行军床在露天戏台上过夜。第二天由旧县向栾川进发,就进入了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的伏牛山区,我们沿着一条蜿蜒、崎岖、被洪水冲毁的简易公路前行,下午到达合裕,一座山清水秀的小镇,有招待所和食堂,食宿没问题。第三天由合裕出发沿着这条被毁的简易公路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来到坐落伊河边的栾川县城。我到县委报告了我们来的目的,受到了县委重视和支持。当晚就住在县委会议室。次日县委给三川区政府和冷水乡政府开了介绍信,并帮我们雇了一名炊事员老魏,购买了一些炊具后向目的地进发。那时三川、冷水、南泥湖都不通公路。只有山间小路和马帮走的“大路”,我们从县城出发,经赤土店翻鹅羽岭直奔南泥湖,到冷水乡政府出示了县委介绍信,被安置在南泥湖小学居住,独门独院境不错,从郑州出发经过六天的奔波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位于伏牛山腹地的南泥湖平均海拔1400米以上,与县城所在地相对高差700米左右,是一近东西向的山间谷地,群山环抱、森林茂盛,时有野兽出没,是长江与黄河在河南的分水岭。地表溪流由东向西经冷水、三川流入老灌河为长江水系。其周边的三道庄、鱼库、黄背岭溪水流入伊河为黄河水系。气候恶劣,夏季暴雨骤来冲毁道路,冬季常常大雪封山最低气温到零下17℃。早晚温差大,四季离不开棉衣、每年只种一季玉米。

        20世纪50年代,栾川县城只有一条通往洛阳的沙石公路。夏季多被洪水冲毁,冬季被冰雪覆盖,经常交通中断。南泥湖无公路可通,物资搬运、全靠马驮、背扛、肩挑,通讯闭塞,报纸邮件往往十天半月才能收到、打长途电话需到20里外的三川镇邮电所。打到郑州快者一小时慢者2-3小时才能打通。局要求每半个月汇报一次,每次汇报均需一天时间。生活用品一般要到5里路以外的冷水集才能买到,且逢集才行。

        我们的任务是对秦岭队提供的三个矿点南泥湖大南沟矽卡岩型钨钼矿、大东沟花岗闪长岩体中的钼矿化,三道庄的矽卡岩钨钼矿进行有无进一步工作价值评价。所提供的资料,是1:20万栾川幅区域报告初稿及过渡性的地质图、三个矿点的1:5千地质草图、探槽素描图、样品分析结果、及配合矿点的检查所作的次生晕(当时称金属量测量)。收集的地形图是日本人测绘1:5万地形图,极不准确。三个矿点大南沟。大东沟离驻地不远、三道庄矿点分布在南庄北庄两条沟中地形陡峻、森林密布、顶底高差大、距驻地在图上看只有2-3里但往返一次需要45个小时的路程,高差约300400公尺。

        经过两天的踏勘,制定了工作计划,先对大南沟和大东沟两个矿点,进行修测秦岭队提供的1:5千地质草图,并布置槽探工程进行揭露,对矿化体进行刻槽取样,测制由三道庄一南泥湖的大比例地质剖面,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构造的了解。三道庄矿点只进行踏勘暂不开展工作。对我们四个地质人员来讲,是第一次在变质岩地区工作、对热液矿床从未接触过。就资历来讲我和黄灿生从学校华业不到两年,其他两位同志均为“练习生”。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我们除了野外工作,就是在查看有限的资料和书本、杂志。没有坑探技术人员和工人,施工管理也落在我们的肩上。挖槽、打眼放炮,全是民工,没有黄色炸药和雷管,放炮用药都是黑色炸药,安全也非常使人担心。没有碎样设备,所取的样品原样装箱送往郑州局实验室。我们没有经验,没有可借鉴的资料,遇到问题无处咨询。我们普查组五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是凭着我对地质事业的热爱、年轻人的闯劲、发奋图强的精神,使普查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八月中旬,局调来坑探工人,施工方面有所好转。八月底又分配三名西安地校毕业生黄克义、王中田、郑义德。九月份又分来北京地质学院毕业生王钦民、张荫树。地质人员的增加,普查工作得以全面开展、加速了工作进程,三道庄的钼矿点的普查工作由黄灿生负责开展地表揭露工作。10月开展了区域性的踏勘工作,为开展外围1:5万地质填图做准备。在踏勘的过程中,在上房沟附近发现有强烈的蚀变现象并有磁铁矿化,罗盘受到干扰,由于与当时缺少地质人员未及时开展工作。通过三个多月的工作,否定了大东沟闪长岩中钼矿化的找矿前景,发现南泥湖在片岩中细脉浸染型钼矿化及上房沟的强蚀变及磁铁矿化,南泥湖地区的找矿前景,远远突玻了秦岭队所提供的三个矿点,把找矿的目标,由矽卡岩型扩大到细脉浸染型。在找矿范围上也扩大,找矿视野也开阔了。在向局汇报后,局派地矿处技术负责安作栋到我处检查工作,并商讨了下步工作设想。局同时电令我们在南泥湖选址建房。经大家商讨后,在琚家村附近南泥湖最大的一块准平地建房(现在南泥湖钼矿露天采场),考虑到覆盖层下面可能存在着细脉浸染型钼矿体,因而在建房的布局上避开了以后勘探工程位置。建房的任务就落在陈明礼身上。

        虽然工作取得了进展,人员增加到22人,地质人员达到九人,是一个很大的普查组了,但交通条件未有改变,通讯困难。坑探施工的炸药经与县政府协商,借给我们黄色炸药,但无雷管需要派人去郑州去领,其它物资供应有所改兽,但还是困难的。

        秋冬季的到来,给找们工作也增加困难。早上的露水打湿了衣裳。若中途遇到雨雪天气跑野外回来,衣服结冰像铠甲硬邦邦的。但从未停止工作,尽量的多收集资料,为编制来年的设计,而加紧工作。

        11月局正式建队,队名401队(后改名栾川队),任命马冠卿为队长,我担任技术负责,12月搬进新建的队部,结束了睡帆布行军床和以绘图板为桌子的生活。工作和生活条件有很大的改变。建队后局配备了电台大大的改善了通讯条件。但对外交通仍无改变。年底前编好了南泥湖钼、钨多金属普查设计并上报省局,57年顺利的完成了局下达的任务,并为58年大规模的开展普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上世纪50年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充满激情的年代,催人奋进的年代。58年人员不断增加,各类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管理人员逐步到位。碎样间、化验室和各个职能科室逐步建立起来,坑探工作组成了作业组,开始施工浅井和斜井。7月机长郭嘉祥带领一台苏式手把式钻机,在公路不通的情况下,把大件设备拆开,用人扛、肩挑、骡马驮运,由县城出发经赤土店运到矿区,局派测绘队绘制1: 2千地形图,部属中原物探队在上房沟开展磁法测量,这预示着一场大干快上、快速评价的序幕即将拉开。

        地质人员迅速增加,分来西安地校、宣化地校、广州地校、北京地院、山东大学的毕业生张全友、赵振家、李天兆、马振乾、蔡美益、焦锋、刘福田、欧阳仲度、李书香等一批毕业生,及从其它队调来地质、水文、测绘等技术人员,并来了一批实习生,地质工作迅速全面展开。上半年否定了南泥湖大南沟矽卡岩型的钼钨矿点,肯定了南泥湖细脉浸染型钼矿床的存在,并在上房沟水沟出发现了细脉浸染钼矿。中原物探队提供了上房沟磁异常,找矿态势令人鼓舞。在南泥湖地区找矿的同时、开展了外围1:5万地质填图,以张荫树为组长克服了没有1:5万正规地形图的困难,采压了1:3.5万航片,编制了水系图,结合航片开展工作。派出以李卷成为组长的普查组到鱼库开展找矿工作,58年有些山区县都自己组建下载必发365网站_国内在365投注_beat365有多少个入口,应嵩县约要求派王中田前去帮助工作,并组织普查组在栾川县找铁矿。

        上房沟、南泥湖的评价工作加速进行,我们开展了100 × 100的以浅井为主要手段的钼量测量,圈定了矿化范围、进而布置了坑道和钻孔。基本上确定了上房沟是以细脉浸染型为主,同时兼有矽卡岩存在的钼、钨、铁矿床。完成了普查评价,为进一步勘探打下了坚实的甚础。南泥湖经过钼量测量和坑探工程的揭露,也得到了肯定。三道庄矿区由于山高沟深交通不便进展较慢。

        随着公路修通,施工力量迅速增加,修配车间的建立,我们结束了煤油灯的时代,用上了电灯。南泥湖队部晚间一片光明,依据已取得的成果,认为上房沟钼钨品位较富并有铁矿经局同意,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上房沟矿区,随着勘查工作的加快,矿区规模大品位富日益

        显现,引起了地质部和省局的重视,年底部派前苏联专家斯拉斯杜申斯基(这是一位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的老专家)来队检查指导工作,给队上的地质工作给予了肯定,对上房沟矿区给予高度评价。部要求今后的工作设计需报部,一九五八年,就这样在艰苦的环境中,凭着坚强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准、顽强拼搏,在取得骄人的成绩中度过。

        59年随着勘探规模日益扩大,调来了大批钻机,增加了多个坑探班组,当时全队开动钻机19台(最多时达23台)、手掘坑组10个、机掘队1个,全队职工近千人。供销社在队部设立了商店,邮局每天都来送信送报、收订杂志,每天都有不少老乡和当地干部,在后勤院内乘车去县城或洛阳。隆隆的钻机声和坑探的炮声,打破了大山的寂静,唤醒了沉睡的地下宝藏,野兽也远走他乡,南泥湖沸腾了。南泥湖已名声在外了。(烂泥湖更名南泥湖,三套庄更名三道庄,是普查组去后改的名)。

        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认识的不断提高、相继又发现了骆驼山硫(钼、钨,铜)矿床,我们将三道庄、南泥湖、上房沟、骆驼山四各矿区统称为南泥湖矿田,管理形式也随之改变。自58年下半年,除三道庄由于交通不便设一地质组外,其它三个矿区,由大队直接管理,技术工作由我直接负责、不设矿区技术负责,设若干作业组,综合组由王钦民负责,组员有姚宗仁、赵振家、赵香台、申护宪、万振岐、杨自忠等负责编写月季报,设计、制定统一图例图式,矿区勘探剖面的测制,综合图件储量剖面的编制,工程布置的调整,技术加工样的采取,对钻机质量、原始编录、布样、碎样的质量监控,分析质量的监控,分析报告的整理,内外检样品的采取等。组长在我不在队期间代行全队技术管理职责。上房沟矿区设钻探编录组,组长黄克义,组员龙霖、卢宏信、屈步凯、薛永胜负责钻孔岩芯编录,布祥并负责岩芯库工作。坑探编录组3人、组长马振乾,组员畅西岳、蔡美益。填图组组长张荫树,组员张全友、李天兆、杨铁山,张全友负责光薄片鉴定工作。另设水文组组长任树蔚,组员焦锋、刘福田。测绘组组长王志民,负责全队水文地质、测量绘图工作。化验室碎样间也由地质方面管理。这一年局下达我队对栾川县谭头镇油页岩进行详查任务,队组织谭头工区由黄灿生担任技代负责。同年中期三道庄地表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发现了十八盘矽卡岩带扩大了矿区范围。这是一个重要发现,使矿床面貌日渐清晰,基本上圈定了矿区范围,由于工作量增大,槽、井、坑齐上,队设立了工区,并由王中田担任地质组长。鱼库也开展了地表揭露工程。并由屈定稳、张中迎等组织普查组开展栾川地区的矿点踏勘、检查工作。上房沟矿区勘查工作,进入了高潮,除了加速工程控制外,采取了技术加工样,开展水文图的测制和抽水实验,地表填图深入进行为了搞清岩石和蚀变,采取了近千个岩石a光薄片,综合组制作上房沟矿区立体地质模型。到年底基本上完成了主体工程。

        队上组织了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高高的比武台在队部院中树立,各个钻机和坑探作业组间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效率提高,工作进度大大加决。技术革新对钻探、坑探工艺有较大创新。地质部9月在南泥湖召开了南方八省现场会,会上前苏联专家菲利科夫对队上的革新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我国矿床学泰斗冯景兰教授,带研究生59 60

        下载必发365网站_国内在365投注_beat365有多少个入口

        年两度来队考察和指导工作,在南泥湖住了较长的时间,冯先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广博的学识,使我终身受益。前寒武纪权威王日伦教授也来南泥湖考查,这位研究前寒武纪地层的权威对矿床兴趣不大,但对南泥湖矿田认为值得一看。这年的冬季全国储委张慕菊主任工程师来队考查,并对储量报告的编写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

        59年的冬天是忙碌约,专家、学者不断来队考察,省局李汝生副局长陪部前苏联专家切霍维奇来对检查指导工作,我做了地质工作全面禀报、并给他看队上制作的上房矿区立体模型,他大加称赞,认为是无价之宝。专家、李副局长进行实地考察,上机台进坑道,对队上的工作表示满意,对上房沟矿区的规模和品位赞口不绝口。

        59年我们的生活条作,有很大的改善。队上有电影放映队,来了片子为了满足三班倒工人的需要,也早、中、晚放映三场。有时县派放映队来慰问,一映就是三、四部片子连演,一直到深夜。即使是夏天我们也得披上棉衣观看。地质部文工团也来队慰问演出,并深入到机台坑口。体育活动也开展起来,篮球、拔河能开展的活动都开展起来了。

        大量的施工,各种生产物资、生活物资(包括酱油、酱菜)都需从洛阳运来。一到冬天简易公路冰雪覆盖,白天化冻车不能开,只有夜间行驶到黎明时分,距队五华里有一山坡路滑车上不来,都要去推车,往往早晨五点出发,七八点回到队部吃了早饭接着上班。钻机上卡钻需要打吊锤,护孔泥浆缺黄土,需要随时出发。由于人员大量增加,做饭用的木柴地方供应不上,也需要自己在政府指定的地区采伐,冬季取暖的大炭也需自己烧木炭解决。

        59年就是这样紧紧张张的埋头苦干中度过。虽然苦和累,但我们终究给国家找到一个大型矿田,评价了一个又大又富的矿床,感到欣慰,心情还是愉快的,很有点成就感。

        60年上房沟野外已进入尾声,钻探和坑探工程,向南泥湖、骆驼山矿区转移,三道庄矿区由于地势险峻,为上钻探工程,开始向矿区修建简易公路。外围普查终止了鱼库普查,开展了马圈、老庙沟、黄背岭等矿点的检查工作。

        初夏时节局长杨玉璞,总工韩影山和驻我局前苏联专家来队检查工作,看了上房沟、南泥湖、骆驼山矿区及老庙沟矿点,登上骆驼山山顶了望整个南泥湖矿田,局领导和专家,对队上工作给予了肯定,阿拉金斯基这位前苏联乌拉尔地质局的总工程师,对矿田规模之大、

        品位之富赞不绝口。

        八月上房沟矿区野外工作结束,转入室内编写详查报告,报告编写以综合组为主,主要编写人员有盛中烈、王钦民、姚宗仁、黄克义、赵振家、张荫树、任树蔚等,那时编写工作都是手工操作,储量计算工具是两台手摇计算机和算盘,制图、清绘、晒图,上色、文字打印,工作量巨大,花费了大半年时间。

        61年上报国家储委审批,主审张慕菊。由我介绍和答辩,提交储量钼30万吨,钨1万多吨及铁千万吨。国家储委给予肯定,同意上报。(63年对大跃进提交的报告进行复查,省储委认为高级储控制程度不够等问题,工作程度降为初勘,并进行修改,修改工作由王钦民、黄克义、刘福田三人承担)。

        南泥湖矿区,采用浅井控制矿床范围,深部用稀疏的钻孔控制,作出具有大型规模的细脉浸染型钼(钨)矿床的评价。三道庄为一大型矽卡岩型钼矿的矿床,报告由王中田等编写,骆驼山是一个具有中等规模的硫铁矿含钼、钨的矽卡岩型矿床。

        随着当时我国经济进入三年调整期,地质部提出“保粮、保钢、保尖端”的地质工作方针。南泥矿田的普查工作暂时告一段落,各个矿点工作也随之终止,队部搬到洛阳关林,62年上半年我完成栾川地区的收尾工作,到洛阳队部主持新的地质任务,结束栾川五年找矿工作。感到欣慰的是,经过后来的勘探,证实南泥矿田有三大特大的钼钨矿床,共计探明钼206万吨,钨86万吨,并伴共生铁、铼、硫等资源,及一个硫(钼钨)中型矿床,矿田规模巨大。同时,后期勘探证买,矿区范围无多大变化,储量增加主要是勘探深度增加了,说明我们的普查工作质量是可靠的,结论是经得起检验。

        找矿难、勘探易,这个地质矿产工作的公认事实。六十年过去了,栾川县被中国矿业联合会授认“中国钼都”称号,三道庄、南泥湖、上房沟三个露天采场在卫星照片上清晰可见。栾川变富了,当年一起在栾川找矿的伙伴,在世大都年过八旬,有的已经去世了,他们为栾川钼矿贡献了青春,记得57年到栾川找矿者的平均年龄22岁。我在写此文时,尽我之记忆写出他们的名字,表达对伙伴的尊敬和怀念,对过去报道中不恰当之处予以澄清。(文/盛中烈)

         

         

         

         


         
        首 页 | 单位简介 | 新闻中心 | 地质勘查 | 工勘施工 | 党群工作 | 地勘文化 | 职能管理 | 廉政建设 | 互动交流
        版权所有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下载必发365网站_国内在365投注_beat365有多少个入口 Copyright © 2007-2011 www.doc-o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地 址:安徽省六安市佛子岭中路103号 邮 编:237010 电 话:0564-3315046 皖ICP备07503094号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皖公网安备 34150102000006号